干混砂浆的优缺点是什么
⑴砂浆品种多
传统现场拌制砂浆品种单一,长期以来就是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等有限的几个配合比,远远不能适应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砂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砖等)对砂浆的不同使用要求。干混砂浆品种众多。在西方国家,干混砂浆从21世纪50年代初发展到现在,已有50多个品种,其中包括砌筑类砂浆、抹灰类砂浆、修补类砂浆和黏粘类砂浆等几大类,每类又包括多个品种。这些砂浆除要求粘结牢固和耐久外,还应根据工程需要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保温、透气、防潮、防水、防霉、耐磨等。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对保水性的要求明显不同,后者的保水性应比前者低。但即使同样是砌筑砂浆,也应视不同的砌筑对象而赋予不同的保水性,如砌筑吸水率系数高的材料时,一般要使用保水性好的砌筑砂浆,反之亦然。对抹灰砂浆来说,不同的使用部位对砂浆力学性能的要求有明显区别,如墙面抹灰砂浆比地面抹灰砂浆一般要求较低的力学性能。即使用于同一建筑的抹灰砂浆,也因部位、位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即使同一部位,用于基层、中间层和表层的砂浆也应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建筑品质的提高,外墙外保温体系正在国内兴起。用于该体系高效保温层的粘结和抗冲击保护必须要用特种砂浆,同时外层可涂敷代替墙面砖的装饰砂浆。这些砂浆都应是均质的,且在生产时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这类添加剂种类很多,而掺量很小,配比或掺量失误都会引起质量或经济上的不良后果。此外,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还与胶凝材料种类、集料粒径级配、配合比和均匀性有直接关系。制备特种砂浆和专用砂浆对这些参数和性质有严格要求。特种砂浆和专用砂浆须专业人员进行和掌握,这只有在工厂里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各种砂浆进行工厂化生产。
质量优良稳定。
由于传统砂浆计量不准确,砂浆质量波动异常,现场搅拌砂浆往往没有严格的计量,单纯依靠工人现场估算,无法严格执行配合比。不可能准确加入少量添加剂;无法准确控制加水;混合均匀性难以控制,原料质量波动较大。比如不同来源的河砂含泥量和级配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拌制的砂浆难免会出现质量异常波动的情况。其次,现场搅拌砂浆施工性能差,由于现场搅拌砂浆不能或很少添加添加剂,难以进行机械化施工,操作费时费力,存在抹灰砂浆开裂起皮、防水砂浆渗漏等质量事故较多。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和管理下,干混砂浆由专用设备集中配制和搅拌。所用材料合理,配料准确,混合均匀,使产品质量均匀,提高了砂浆的可操作性,砂浆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也有显著提高。在现有的施工条件和工艺下,可以大大提高砌筑和粉刷工程的施工质量,克服普通砂浆存在的渗漏、渗漏、裂缝等常见质量缺陷,也可以消除“豆腐渣”工程的隐患。可以说,使用干混砂浆是现代高标准建筑和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干混砂浆选用级配良好的河砂,减少分层;选择优良的砂浆保水增稠材料,满足施工性;减少用水量,增加砂浆含气量,减少泌水,提高抗渗性。
使用方便。
干混砂浆现场加水(或配套液)搅拌,可根据施工进度和使用量灵活掌握,不受时间限制,使用方便。砂浆运输方便,可以一起运输,受交通条件限制较小。
干混砂浆储存期长。袋装普通干拌砂浆的储存期为3个月,袋装专用干拌砂浆的储存期为6个月,散装干拌砂浆的储存期为3个月。散装干混砂浆应储存在特殊的封闭筒仓中。
显著的经济效益。
由于干混砂浆所用的砂需要干燥过筛,袋装干混砂浆的包装成本依然存在,加上干混砂浆的利税,每吨干混砂浆的成本高于现场拌制砂浆。但干混砂浆的砂配制好,粒径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减薄砂浆的厚度,从而节省干混砂浆的施工材料。此外,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难以按配方实施,会造成原材料的不合理使用。干混砂浆由于成分合理,避免了这种现象,因此使用干混砂浆可以大大减少材料在运输和使用中的损耗。据统计,现场搅拌砂浆损失约20%,湿拌砂浆损失约5% ~ 10%,袋装干拌砂浆损失约3% ~ 5%,散装干拌砂浆损失几乎为零。预拌砂浆符合我国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干混砂浆质量优于现场混砂浆,可显著降低工程维护成本。如果现场搅拌的砂浆质量不符合要求,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返工或修复,成本会更高。据预测,经过50年的使用,干混砂浆施工的抹灰工程在初期施工和养护阶段的总成本仅为传统抹灰砂浆的1/20。
干混砂浆(预拌砂浆)从生产、运输到使用实现机械化,施工现场配制的砂浆改为工厂化生产,避免了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现场准备设计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为胶凝材料、骨料和外加剂需要单独采购、储存和计算,这导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