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抹灰砂浆你还存在这三大误区吗?
误区一:抹灰砂浆强度越大越好
预拌抹灰砂浆的强度等级从M5~M20不等,常用的强度等级是M5和M10.对于抹灰砂浆,不同基材所需的砂浆强度等级也不同,这与基材和砂浆层的弹性模量差有关。弹性模量差越大,空鼓开裂的风险越大。众所周知,标签越大,水泥用量越大,水泥用量越大,水泥水化过程中砂浆的收缩率越大。对于墙体基材,其收缩率往往与砂浆相差十倍甚至几百倍。收缩率差越大,砂浆与基材之间的应力越大,砂浆开裂的风险越大。
抹灰砂浆不同于砌体砂浆,不属于承重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层和找平。同时,作为与装饰材料的结合层,它具有良好的结合面。因此,抹灰强度只需满足标签要求。如果强度过高,意义不大,但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误区二:抹灰砂浆的保水性越高越好
抹灰砂浆用水量为290-320kg/m³,水泥用量为200-400kg/m³。控制抹灰砂浆的保水率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砂浆中的水不被基层吸收,砂浆中的水泥不会因水分流失过快而水化,从而降低砂浆本身的强度和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众所周知,从理论上讲,水泥完全水化所需的水分是水泥质量的26%。砂浆用水量大大超过了砂浆中水泥水化所需的水分,水分过多主要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水泥石的强度主要与水灰比有关。水灰比越大,水泥石的孔隙率越高,水泥石的强度越低,砂浆的强度也相应降低。因此,只要抹灰砂浆的保水性能得到保证,砂浆中水泥水化所需的水分就可以得到保证。如果抹灰砂浆的保水性太好,砂浆中实际保留的水分就会更多,砂浆中真实的水灰比会更大,砂浆的实际强度会更低,与砌块的粘结强度也会相应降低。此外,砂浆的保水性太好,水不易被基层吸收,这也会影响水泥浆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延长砂浆的凝结时间,产生干燥和内部湿润“结皮”影响抹灰速度,增加施工难度的现象。
误区三:抹灰砂浆用水越少越好
抹灰砂浆需水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原材料,包括胶凝材料和细骨料,其中骨料的用量较大,因此其材料的质量会影响砂浆的需水量。对于河砂,干混砂浆需水量的合理范围一般为13~16%(这里需水量是指水与干料的比例),而机制砂浆需水量的合理范围一般为13~15%。当需水量大时,砂浆的保水率会降低,容重会增加,施工性能会变差,强度会降低。因此,有必要减少砂浆的需水量。
但是,当需水量小于特定范围时,砂浆的施工性能也会变差,主要表现为浆液饱满度不足,砂浆表面不易收集。对于机械砂,可能会导致砂浆粘附,影响施工性能。对于具有减水效果的砂浆添加剂,当其减水效率超过一定限度时,砂浆的流动性也会增加,这可能导致砂浆挂在墙上后的流动。综上所述,干混抹灰砂浆的需水量因材料而异,其合理范围也不同。需水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砂浆的良好状态。因此,有必要掌握砂浆需水量的合理范围。
返回列表